5月下旬,洛阳荆紫仙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荆紫仙山景区)与洛阳万山湖旅游有限公司(龙潭大峡谷景区)相继招募投资人。至于原因,招募公告介绍,上述两家均由于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二者具有高度关联关系一并进入破产程序。而这些都暴发于万山湖旅游公司董事长陈建林的去世。截至目前已经募集到200余家合格投资人。
两家公司运营着龙潭大峡谷景区和荆紫仙山景区两座景区,其中龙潭大峡谷景区是新安县唯一的5A级景区,其运营公司一度是河南的明星旅游企业。
明星企业破产,景区欠3.5亿元
去年7月,洛阳龙潭大峡谷景区因不能偿还到期债务,。
工商资料显示,荆紫仙山旅游公司是万山湖旅游公司的股东,持股25%,二者具有高度关联关系,并已经于2017年11月合并破产,进入破产程序,拟转入重整程序。
图片来源河南商报
至于破产原因,龙潭大峡谷工作人员在接受河南商报采访时称,龙潭大峡谷景区开发成功后,为了开发荆紫仙山景区,当时资金不足,开始民间借贷,把荆紫仙山开发出来之后,想着两个景区可以(互相促进)让景区更好地发展,但是借贷利息太高了。景区收入没有利息高,所以后期因为利息问题,导致很多人到景区(要账),影响正常营业,也造成一些不稳定因素。目前,企业内部记账显示欠了3.5亿。2017年11月6日召开了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债权种类分为三类:工程款、民间借贷、其他类。其中民间借贷类比较多。很多债权人是景区所在地的村民。
值得注意的是,债权人申报过程显示,本次破产涉及金额可能更多,截止到5月31日,龙潭大峡谷资产管理人办公室共接到267家债权人申报,申报金额总数为8亿多元。
副县长辞官,靠民间借贷打造出5A级景区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与会展学院张立生也认为,从资源来说,龙潭大峡谷景区的峡谷资源在河南省是独一无二的。景观性质没问题,品牌也没问题,游客量也没问题,运营也没问题,是资本导致的失败。
龙潭大峡谷景区
更准确地说,张立生所提到的资本主要是指“民间借贷资本”。龙潭大峡谷景区昔日的辉煌和今日的破产都与“民间借贷资本”有关。
说到这里,绕不过用“民间借贷”打造出5A级龙潭大峡谷景区的陈建林。
洛阳万山湖旅游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建林(右)。图片来源网络
1998年,陈建林担任新安县副县长分管旅游工作。
龙潭大峡谷景区也于1998年成立,当时,景区配套设施很缺乏,新安县只有一条路通往龙潭大峡谷景区,景区卖票的地方也仅仅是两间房子,栈道也修得很不像样。
2005年8月,已到退居二线年龄的陈建林,,但他觉得“到那里发挥不了我的作用,但是搞旅游开发我相信自己还是能做好的”,便决定辞去公职搞旅游开发。
此后,陈建林接手洛阳万山湖旅游公司,担任公司董事长,着手开发龙潭大峡谷。
在陈建林接手前,龙潭大峡谷景区曾多次招商,均以失败告终。主要因为龙潭大峡谷没有形成旅游市场,投资商不愿做基础设施投资。此外,在长达数年的改制过程中,由于景区产权不明晰,暂时无法获得贷款,景区的运营遇到困难。
为解决资金问题,陈建林选择了民间借贷。2005年陈建林通过民间筹措资金2000万元投入了景区开发建设。2006年,他又筹措到民间资金1000余万元。
其实,这也为2017年陈建林去世,债权人讨债,景区运营公司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埋下了隐患。
不过民间借贷确实解决了开发资金问题,此后,龙潭大峡谷声名鹊起,2005年景区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2006年9月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评审为“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
2013年1月16日,被批准为国家5A级景区,成为新安县唯一的5A级景区。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2013年洛阳万山湖旅游公司资产总额为2.54亿元,2014年资产总额为5.76亿元,一年时间,资产总额增长了一倍多。
一年支付利息5000多万,相当于当年门票收入
实际上,虽然正如陈建林接手时那样,融资问题一直困扰着龙潭大峡谷景区开发,不过陈建林对于“举债”开发充满信心,他曾公开表示,“只要产品做成了,市场形成了,品牌形成了,肯定会让老百姓受益。” 2013年10月,他投资开发了荆紫仙山景区。
现实是,在陈建林接手龙潭大峡谷的10年间,每年都背负着大量的高利贷,最多时一年支付利息5000多万元,基本是当年全部门票收入。
随后,巨额民间借贷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显露。资料显示,万山湖旅游公司曾因民间借贷纠纷被起诉13次,曾因合同纠纷被起诉19次,曾因企业借贷纠纷被起诉5次。公司共有20项失信信息,19项全部未履行,1项部分未履行。合计金额约1640万元。。
虽然纠纷缠身,但龙潭大峡谷景区一直保持着正常运营。
破产危局开始于陈建林突然去世之后,人一去世,债主都慌了,纷纷来讨债。2017年7月,。
本文根据河南商报整理
文、编辑 | 王庆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