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岁的何华(化名)是一家箱包店老板娘。一次为资金周转,她向某“寄卖行”老板借款,合同金额8万元,实际到手3万元,每天违约金20%。因晚几天还款,违约金不断增加,她最终欠债近800万元,被迫出去躲债7个月……
今年41岁的何华(化名),本来拥有一间营业房、一家箱包店,还有即将拆迁分配到手的安置房,在朋友眼里是个“小富婆”。
但是,因为社会上的“套路贷”,改变了她的一生......
2017年8月,何华因资金紧张急需借3万元。
经过介绍,她认识了某“寄卖行”老板王某、吴某,对方说借款3万元,10天利息要8000元。她觉得利息自己拿得出,于是爽快答应。
但此时,她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套路”了。
对方先让她签了个合同,合同金额8万,约定每天违约金20%,但何华实际到手只有3万元。
扣掉的5万分别是,10%的中介费、10%的保证金、几万的家访费、还有利息8000元。
何华说,由于晚了几天没有归还8万元欠款,违约金加本金,她欠的钱一下子增加到了十几万。
2017年9月,为了偿还之前的利息,阿华又先后向王某借款,借款合同按照“行规”写着金额25万,可实际拿到手却只有12.5万元。
到了10月,阿华已向王某借款本金25万,签下翻倍欠条33万。此时,阿华因资金紧张已无力偿还每期2万元的利息以及到期需偿还的本金。
王某拿着阿华之前签下的所有翻倍借款合同,开始不断打电话、上门讨债、言语威胁等方式逼迫其还钱。无奈之下,阿华听取了王某的建议,向王某的朋友吴某借钱还债。
2016年11月至2017年9月期间,王某的同伙吴某将之前的债务连本带息“打包”,并将阿华的房子作为抵押,与阿华签订了新的总额112万的借款合同,借期10天,利息10%。
经过几次合同“打包”后,各项借款合同金额连本带息加上违约金已经达到惊人的800万元,利息10%。
这时,王某继续为阿华“出谋划策”,建议她变卖房屋、转卖安置房号用来还债,并积极帮她联系卖家。
迫于压力,阿华先后变卖了自己的营业房、转卖安置房号用来还债,共得款300余万元用于偿还部分欠款。即便如此,还有近500万元欠款,于是她只好离家出走。
报警后,民警称,如查实为“套路贷”,,何华不用承担本来就不合理的债务。
让人唏嘘的是,当侦查民警找到受害人何华了解情况时,何华惊讶于原来自己一直被“套路”、被骗,对于自己被骗竟然一无所知,甚至一直在想方设法如何还如此高额的利息和本金,看着利滚利、息滚息,债务越垒越高,除了想到躲避,好像无计可施。原来,受害人何华一直认为每次借款时都签下“合法”的借款合同、房租租赁合同,每一步操作都是合法合规,自己才是欠钱不还的过错方。
“套路贷”本质是违法犯罪,实施“套路贷”的犯罪分子,往往设置“低门槛违约条件”、“高金额违约责任”的陷阱合同,再制造各种理由认定被害人违约,并以处理车辆相要挟,敲诈被害人财物。
皮具行业的老板们请注意,如果借款的时候,遇到贷款条件特别好;给的合同金额,和实际到手金额不符;被对方单方面认定违约的情况,就要小心是遇到“套路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