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8年5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一、广义货币增长8.3%,狭义货币增长6%
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74.31万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0.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2.63万亿元,同比增长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2个和1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6.98万亿元,同比增长3.6%。当月净回笼现金1702亿元。
二、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15万亿元,外币贷款减少45亿美元
5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32.89万亿元,同比增长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27.3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个和0.3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5万亿元,同比多增405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14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22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923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525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58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031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44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42亿元。月末,外币贷款余额8700亿美元,同比增长6.1%。当月外币贷款减少45亿美元。
三、5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3万亿元,外币存款减少136亿美元
5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76.16万亿元,同比增长8.5%。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71.02万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0.3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3万亿元,同比多增1972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2166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39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3862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144亿元。月末,外币存款余额8010亿美元,同比增长2.8%。当月外币存款减少136亿美元。
四、5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72%,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82%
5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81.3万亿元,日均成交3.7万亿元,日均成交比上年同期增长25%。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01.9%,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44.9%,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6%。
5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72%,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09个和0.16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82%,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8个和0.1个百分点。
五、当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4315.6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2641.7亿元
2018年5月,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发生3010.4亿元、1305.2亿元、1054.4亿元、1587.3亿元。
注1:当期数据为初步数。
注2:2018年1月,,用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取代货币市场基金存款(含存单)。完善后,2017年各月末M2增速如下:
注3:自2014年8月份开始,转口贸易被调整到货物贸易进行统计,货物贸易金额扩大,服务贸易金额相应减少。
注4:自2015年起,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存款含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贷款含拆放给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款项。
2018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608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023亿元。其中,当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14万亿元,同比少增384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228亿元,同比多减129亿元;委托贷款减少1570亿元,同比多减1292亿元;信托贷款减少904亿元,同比多减2716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741亿元,同比多减496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434亿元,同比少减2054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438亿元,同比少20亿元。
注1:社会融资规模是指实体经济(境内非金融企业和住户,下同)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其中,增量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获得的资金额,存量指标是指一定时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获得的资金余额。
注2:、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注3: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本外币贷款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人民币和外币贷款,不包含银行业金融机构拆放给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款项和境外贷款。
注4:当期数据为初步统计数,当月比上月、比上年同期的数据为可比口径数据。
2018年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82.14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26.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2.49万亿元,同比下降5.9%;委托贷款余额为13.33万亿元,同比下降3.4%;信托贷款余额为8.52万亿元,同比增长16%;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4.53万亿元,同比增长0.9%;企业债券余额为19.14万亿元,同比增长8.3%;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6.87万亿元,同比增长11.7%。
从结构看,5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9.2%,同比高1.4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余额占比1.4%,同比低0.2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7.3%,同比低1.1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4.7%,同比高0.3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2.5%,同比低0.2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10.5%,同比低0.2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3.8%,同比高0.1个百分点。
注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是指一定时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实体经济(境内非金融企业和个人)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余额。
注2:、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注3: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本外币贷款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人民币和外币贷款,不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拆放给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款项和境外贷款。
注4:当期数据为初步统计数,同比增速为可比口径数据。
制图:沈亦伶
记者:王观
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15万亿元,与上月基本持平
,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15万亿元,同比多增405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14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22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923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525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58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031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44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42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15万亿元,与上月基本持平。一方面,居民短期消费贷新增2220亿元,占比19.30%,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3923亿元,占比34.11%,均较上月有所回升。另一方面,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4031亿元,占比35.05%,反映信贷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仍然较强。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认为,从结构上看,居民中长期贷款增量较为稳定,与近期三四线城市楼市行情有一定关系。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量较4月有所下滑,但单月4031亿元的增量,在地方债置换发行近两月有所增加的情况下属于正常,且并不低。企业短期贷款负增长,以及票据融资单月大幅增加3082亿元,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了当前信用风险增加后,存款类金融机构普遍谨慎和信用风险偏好有所下降。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低于当月信贷,金融去杠杆成效明显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再次大幅低于当月信贷,表明金融去杠杆成效更加明显。”陈冀说。
初步统计,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608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023亿元。其中,当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14万亿元,同比少增384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228亿元,同比多减129亿元;委托贷款减少1570亿元,同比多减1292亿元;信托贷款减少904亿元,同比多减2716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741亿元,同比多减496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434亿元,同比少减2054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438亿元,同比少20亿元。
陈冀分析,除信贷和股权融资两项单月增量为正以外,其余各项均负增长。不仅表外融资进一步收缩,企业债券融资也负增长。,而后者则由近期市场违约风险上升,中小企业融资可得性下降等因素造成。”
中信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明明认为,债券融资环比减少,同比仍显著增加,主要受部分企业在年报前融资影响,因此较4月有一定回落。另外,今年工业利润向好,部分企业转为依赖内部融资,相应对债券融资需求减少。
M2增速平稳符合预期,M1增速下滑反映企业融资约束
货币供应量方面,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74.31万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0.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2.63万亿元,同比增长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2个和1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6.98万亿元,同比增长3.6%。
明明认为,M2同比增长8.3%,前值为8.3%,当月住户存款显著回升,企业存款大幅减少,财政存款及非银存款较上月也呈现一定回落。M1同比增长6%,前值为7.2%,M2-M1“剪刀差”为2.3%,前值1.1%,再次呈扩大趋势。
“M2增速平稳符合预期,M1增速下滑也反映企业融资约束。”陈冀认为,5月影响M2增速的因素较多,偏正面支撑的主要有信贷和央行稳健政策下及时地流动性对冲和净投放操作。偏负面“拖累”主要来自多税种税收清缴及贸易摩擦下对国内流动性稳定的冲击。综合两方面因素,M2增速维持平稳应该在预期之中。M1增速下滑,主要可能还是受制于金融去杠杆后企业融资可得性下降。
温彬认为,M2增速和新增信贷保持平稳,一方面反映市场流动性总体稳定,另一方面也反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然旺盛。为了合理引导市场预期,防止金融机构重新过度加杠杆,预计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组合,保持流动性充足和市场利率水平稳定;同时,仍有可能进一步采用差别化准备金和差异化的信贷政策,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END)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详细内容,欢迎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