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0 14:56:27
大浮萍,中药名,又名凤眼蓝,为天南星科植物大薸的全草,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有栽培。具有凉血活血,利尿除湿的功效,主治荨麻疹,丹毒,水臌,湿疮,跌打损伤,无名肿毒。
大浮萍图片
【药材名称】
中文名:大浮萍
拼音:Dà Fú Pínɡ
英文名:Herb of Waterlettuce
大浮萍的别名:水浮莲、天浮萍、水浮萍;大浦藻、浮薸、浮萍、连花薸、水白菜、草包草、水鞭蓉、翻萍、大番萍、水荷莲、肥猪草、红莴苣。
【药材基源】
大浮萍为天南星科植物大薸的全草。
【性味归经】
大浮萍味辛;性寒。归肺;脾;肝经。
1.《生草药性备要》:"味淡,性寒。"
2.《福建民间草药》:"甘微苦。"
3.《南宁市药物志》:"辛,寒,有毒。"
大浮萍图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
【用药禁忌】
《南宁市药物志》:孕妇及非实热实邪者禁用。
【大浮萍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认为大浮萍具有凉血活血,利尿除湿的功效,主治荨麻疹,丹毒,水臌,湿疮,跌打损伤,无名肿毒。
1.《生草药性备要》:"治洒风脚痛,煲食。亦擦汗斑,能散皮肤血热。"
2.《岭南采药录》:"煎服能通经,煎水洗血热作痒,消跌打肿痛。"
3.《福建民间草药》:"活血消肿,除湿止痒。"
4.《南宁市药物志》:"发汗解热,利尿消肿。治痘疹,丹毒,梅毒,打扑跌伤。"
【大浮萍的图片】
【形态特征】
大薸,水生飘浮草本。有多数长而悬垂的根,须根羽状,密集。叶簇生成莲座状;‘叶片倒三角形、倒卵形、扇形,以至倒卵状长楔形,长1.3-10cm,宽1.5-6cm;
先端栽头状或浑圆,基部厚,一面被毛,基部尤为浓密;叶脉扇状伸展,背面明显隆起成折皱状。
佛焰苞白色,长0.5-1.2cm,外被茸毛,中部两侧狭缩,管部卵圆形,檐部卵形,锐尖,近兜状;肉穗花序短于佛焰苞,花单性同序;
下部雌花序具单花,上部雄花序有雄蕊2,轮生,雄蕊极短,彼此合生成柱,雄蕊柱基部宽,无柄,长卵圆形,顶部稍扁平,花药2室,对生,纵裂;
雌花单一,子房卵圆形,斜生于肉穗花序轴上,1室,胚珠多数。浆果小,卵圆形。种子圆柱形。花期5-11月。
大浮萍图片
【采收储藏】
大浮萍在夏季采收,除去须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大浮萍喜欢高温多雨的环境,适宜于在平静的淡水池塘、沟渠中生长,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有栽培,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有野生。
【性状鉴别】
大浮萍多皱缩,全体呈团状。叶簇生,叶片展形后呈倒诳状楔形,长1.5-5cm,宽1-3.5cm,先端钝圆而呈微波状,淡黄至淡绿色,两面均有细密的白色短绒毛,基部被有长而密的棕色绒毛。须根残存。质松软,易碎。气微,味咸。
大浮萍图片
【配伍应用】
1.治血热身痒:大浮萍半斤,银花藤半斤,地稔四两,过塘蛇半斤,土荆芥四两,樟木叶三两(均鲜用)。煎水洗。(《陆川本草》)
2.治跌打伤肿:鲜大浮萍,酌加冰糖捣烂,加热外敷。(《福建民间草药》)
3.治荨麻疹:大薸、胡麻、皂刺、白蒺藜、海桐皮各三至五钱。水煎服。
4.治湿疮:大藻三两。焙干为末,炼蜜为丸服。
5.治水臌:大薸、糖各四两,清水三碗,煎成一碗,分二次服,服后大量排尿,肿胀便消,忌食盐。